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因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导致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可以寻求当地公安部门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等寻求保护。有关部门也将对泄露信息者进行核实并追究相关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正案》》第六条 监察机关依法受理举报,对实名举报的予以回复;对举报事项、受理举报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022-08-09 13:54
1.首先需要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2.如果主观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陷陷害罪,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不实举报人的刑事责任; 3.如果不实举报人是因证据不足或者无主观故意,只是行驶了公民监督权力但由于失察举报失实,需另当别论,一般做批评教育。
2022-10-17 14:53
不实举报的人怎么处理 1.首先需要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2.如果主观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陷陷害罪,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不实举报人的刑事责任; 3.如果不实举报人是因证据不足或者无主观故意,只是行驶了公民监督权力但由于失察举报失实,需另当别论,一般做批评教育。
2024-04-07 13:50
可以。公司不发放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金。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不发工资从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2025-03-13 16:48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理案件的机关工作人员要对举报者的信息进行保密,所以举报人是可以查到,但只能由办案机关的工作人员查询,并且办案机关有义务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举报别人对方不会知道,这是属于个人隐私,举报的情况是否属实以及所举报情况所构成的危害性,官方会进行核查。
2022-09-24 16:43
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向劳动局举报。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是指公民(个人)或者组织,有权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检举、揭发、反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以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查处的行为。举报的主体一般是与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本身,没有直接联系或者利害关系的组织、个人。举报人可以匿名举报,也可以具名举报。为了保护举报人,防止涉事嫌疑单位打击、报复举报人,法律、法规确立了保密制度,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为举报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