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商: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与用户、消费者首先通过协商,达成和解。
二、调解:包括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
三、申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而且达成书面协议将纠纷交给第三方—各地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纠纷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七条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5-02-07 10:44
一、协商: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与用户、消费者首先通过协商,达成和解。
二、调解:包括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
三、申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而且达成书面协议将纠纷交给第三方—各地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纠纷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
2025-04-15 10:23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4-02-21 16:25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因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产品适用、安全和其它特性的要求,给用户造成损失后,由产品的生产者和经销者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这里的损失既包括不合格产品对用户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包括不合格产品给用户及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因此,这种民事责任既包括了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又包括了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损害赔偿责任。
2022-09-23 10:40
消费纠纷解决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发现商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务时,对服务质量、态度不满意,在商店承认事实的前提下,提出具体合理要求,促使纠纷能及时解决。
2、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调解解决。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也可以向有关工商、物价、技监、标准、计量、卫生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解决。这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往往在商品购销的书面合同里约定,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量少,且以即时付清的口头合同形式完成,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争议。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已尝试各种解决途径不能如愿时,消费者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请求法律保护。
2024-06-15 11:14
(1)协商和解。协商解决是争议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依法谈判、磋商,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请求调解。即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经过中立的第三方的努力,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根据争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是指仲裁机构对纠纷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纠纷,依法审理、调解、裁决等居中公判的准司法行为。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争议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又不想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不成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