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是很有可能数罪并罚的,不过必须是嫌疑人即实施了抢劫,又实施了敲诈勒索罪。
如果是嫌疑人就是想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那么有可能是属于抢劫罪,也有可能是属于敲诈勒索罪,区别在于是否采取威胁的手段或者是暴力的手段对待被害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025-03-17 16:30
在众多严重违法行为中,抢劫罪以及敲诈勒索罪无疑位于其中前列。
然而相较于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其实更为严重。
抢劫罪往往对受害者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这点与敲诈勒索罪有着显著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抢劫罪的刑罚待遇与其犯罪性质密切相关,通常起步刑期为三年有期徒刑,而最严厉的处罚将是死刑;然而对于敲诈勒索罪而言,其刑罚则是从罚金开始,最高刑期亦为有期徒刑。
综合来看,抢劫罪不论是从初犯还是重犯层面,相较于敲诈勒索罪更为严厉,这一事实已得到广泛认可。
2024-12-25 09:41
1、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以暴力或威胁抑制被害人反抗,从而当场直接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一般表现为通过要挟或威胁的方法,对被害人精神上施加压力使其感到恐惧,从而被迫交出财物。
2、逼迫被害人手段、方式不同。抢劫罪逼迫手段只有暴力和暴力相威胁,并且是当面当场实施。敲诈勒索罪除了暴力、威胁手段外,更多是通过揭发隐私、栽赃陷害、诋毁名誉、破坏财物、阻止权利行使等非暴力手段,逼迫被害人。
3、实施暴力、威胁目的不同。抢劫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单纯是为了获取财物,即通过暴力使被害人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以此取得财物。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使被害人心理产生惧怕,便于控制被害人;
4、实施暴力程度和取得财物方式不同。抢劫罪中暴力程度极高,被害人或已被当场实施暴力,或处于随时被实施暴力的严重危险状况中。行为人的暴力足以压制被害人,使之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从而迫使被害人被动交付财物。
2025-03-22 16:33
敲诈勒索与抢劫罪的区别如下:
一、从犯罪形式来看,敲诈勒索罪是通过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财物;抢劫罪是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
二、从暴力、胁迫的程度上看,抢劫罪的暴力具有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特点;而敲诈勒索罪的暴力、胁迫没有抢劫罪的程度深。
2024-09-28 11:37
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敲诈勒索罪和受贿罪:
(1)侵犯的客体不同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其他的权利;
而受贿罪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敲诈勒索罪主要是以暴力加害被害人及其亲属、揭发他人的隐私或不正当行为危害他人的名誉、地位、前途及毁坏他人的财物、破坏生产或营业等相威胁或要挟,强行索取公私财物,具有明显、公开、强行的特点;
受贿罪则主要是在进行公务的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以为他人谋利益相交换,索取他人财物,一般是利用对方有所要求之机会主动索取财物,并不使用强行的手段,尽管有时也可能刁难、要挟,但索取手段较隐蔽,方法婉转。
(3)犯罪主体不同
实施敲诈勒索行为的人是一般的人,但是受贿的人是国家工作人员。
2024-04-22 14:11
敲诈勒索罪的处罚标准:行为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强奸罪的处罚标准: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