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免责情形有: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2.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3.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2022-08-10 09:07
行政处罚无效的情形是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处罚无效。具体来说:
一是做出的处罚没有法定的依据 ;
二是处罚违反法定程序 。
而处罚违反法定程序中又有两种情况被特定为行政处罚不成立。
一是没有告知给与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二是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当事人放弃权利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2024-10-10 14:26
行政处罚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决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实施。
2025-04-22 16:43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025-04-29 18:53
行政处罚不予执行情形:
(1)违法行为情节较轻,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案件违法事实清楚,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情节较轻,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办案机关负责人可以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处理决定。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违法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但办案机关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具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2)违法行为人不满14周岁。
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除了应客观上具有违法行为外,还必须具有行政责任能力,即当事人对其行为承担行政责任的能力。
行政责任年龄是行政责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
2022-08-11 13:41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