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决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 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2022-08-10 09:07
行政处罚无效的情形是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处罚无效。具体来说:
一是做出的处罚没有法定的依据 ;
二是处罚违反法定程序 。
而处罚违反法定程序中又有两种情况被特定为行政处罚不成立。
一是没有告知给与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二是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当事人放弃权利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2024-09-29 11:33
行政处罚免责情形有: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2.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3.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2025-04-22 16:43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024-04-11 10:54
行政处罚的无效是指已经成立但由于重大、明显违法而不具有公定力,从而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行为。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
行政处罚的无效,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若行政处罚行为没有任何依据支撑,那么处罚本身也就无效力可言;
第二,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如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在不具备主体资格的条件下实施的处罚应当认定为无效的行政处罚;
第三,行政处罚未遵守法定程序构成重大明显违法,比如行政机关实施处罚行为时遗漏了行政处罚的关键程序。
2022-08-09 16:43
行政处罚撤销的五种情形分别是:
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