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所以担保书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好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12 15:32
2025-03-30 10:22
《民法典》中三方协议只签一张符合法定有效条件的就有效:合同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相关要求;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三方协议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学校、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三方共同签订的,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权利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相关规定,签了三方协议后,如果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条件,或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制度的,会被用人单位辞退。
2022-08-12 11:39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如果符合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2024-05-14 14:58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2024-05-31 11:10
民法典规定,相邻两个不动产权利人享有相邻权,所以虽然是违法建筑,但违法建筑权利人可以享有相邻权。
相邻权受到侵害的解决方式如下:
1、当事人各方自愿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2、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当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请求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对争议进行调解;
3、在当事人各方无法协商或协商不成,调解失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诉请法院,请求法院依照法律程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