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到期不去上班,生育津贴不会发放。原因在于:
第一,生育津贴在法定产假期间才会发放,各地额外奖励的产假期间大部分视为正常出勤,由用人单位支付产假工资。
第二,产假到期不去上班,达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程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办理停保,而生育津贴领取期间需要劳动者在保。
女职工法定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生育保险费的,产假期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未缴纳的则由用人单位支付产假工资。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4-06-05 13:39
孕妇停薪留职不会给生育津贴,因为生育津贴在产假发放。女职工休产假的,生育保险基金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但用人单位未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没有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产假工资。
2024-06-15 11:20
生育津贴并非单纯的产假工资。
它通常涵盖了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件下的产妇能够享有的正常产假期间,国家对其所发放的相应生活补贴款额。
而相较之下,产假工资则主要指由产妇所属的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标准向处于该时期的女性员工支付的薪资福利。
因此,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的发放主体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通常由社会保险机构直接下发至产妇所在的用人单位,以便后者再将这部分资金转手支付给对应的在职妇女职工;
然而产假工资则是由公司企业自行决定,并直接发放到产妇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一个企事业单位已按照相关规定加入了生育保险体系,他们才具备为其在职女性员工提供生育津贴这项福利待遇的资格。
2025-01-22 11:55
生育津贴概非产假期间之薪酬。
通常情况下,生育津贴乃是妊娠妇女依法享有国家所制定之产假期,国家按照规定向其支付的生活资助费用。
然而产假工资则为用人单位在休产日子女职工享有的法定薪资报酬。
这两项福利待遇是由不同的责任主体负责实施和颁发。
生育津贴,实际上是由社保部门发放至用人单位手中,经后者再次全额转交给生育孕妇。
然产假工资,却是由用人单位直接交付员工领取。
若用人单位需享受生育保险,那么才有资格领取与生育相关的补贴和津贴。
2022-09-23 15:01
产假和生育津贴都是生育保险待遇的一部分,前提是要符合国家生育政策。也就是说以前三胎肯定是报不了生育津贴和生育费用报销的,不过今年宣布放开三胎之后,各地配套的生育保险政策应该快会跟上了。如果在政策出来之前生的三胎,政策出来之后还在生育保险申请期限,这时能不能补报销之类的,就得看当地政策说明了。关于三胎能不能享受产假,在仅开放二胎的时候,三胎可以享受三个月基本产假,但不能领取产假工资(产假工资就是生育津贴)。
2022-09-26 08:55
三胎有产假和生育津贴。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三胎政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对违法生育享受产假,有禁止性或者排除性规定,只要有生育的事实就可以依法享受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