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过程中可以增加证人。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增加证人以证明案件事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三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在特定情况下,如证人因年迈体弱、行动不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因此,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增加证人,但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
2024-11-30 09:33
行政诉讼中证人一般是不可以否认以前的证词的,因为证人一旦实施否认以前的证词的行为,将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增加难度,并且证人可能会涉嫌作伪证,而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是会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的。
2024-09-10 10:02
在行政诉讼中作伪证行为妨碍诉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以伪证方式妨碍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伪证罪论处。
而是对行政诉讼中作伪证的证人进行训诫、罚款、司法拘留等处罚。
但是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3-05-10 16:52
行政诉讼是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024-06-18 14:06
被征地人因征地拆迁安置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一审流程如下:
1、原告起诉,法院立案;
2、审理前准备: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向原告送达收到的答辩状副本;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开庭时间、地点;
3、开庭审理: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陈述行政争议;举证质证;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
4、当庭判决或择日宣判,并向各方当事人送达判决文书。
2025-03-30 10:27
行政诉讼法律援助范围为: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