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诉讼中作伪证行为妨碍诉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以伪证方式妨碍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伪证罪论处。
而是对行政诉讼中作伪证的证人进行训诫、罚款、司法拘留等处罚。
但是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4-11-30 09:33
行政诉讼中证人一般是不可以否认以前的证词的,因为证人一旦实施否认以前的证词的行为,将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增加难度,并且证人可能会涉嫌作伪证,而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是会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的。
2025-01-24 11:10
行为人在行政诉讼中做伪证的法律后果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强制行为人写出承认错误、保证不得再犯的悔过书,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8-17 16:20
行政诉讼中被告信息的查询:可以聘请律师查询,也可以到法院立案庭申请查询。为方便当事人立案,如果被告身份信息不明确,需要向法院提供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信息。
2024-04-03 14:37
积极面对,整理收集相关证据,证明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按时出庭应诉。
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响应行政诉讼:
一是政府要撰写好答辩状。
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
二是政府要整理好证据材料。
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政府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
三是政府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
2024-09-19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