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民事诉讼的时效是由谁规定的呢

其他 2024-09-11 14:15 标签: 时效 民事诉讼

用户,我们的民法典对于民事诉讼时效有着详细的指导和规范。
具体来说,诉讼时效时长为三年,从权益人明确感知或者应当意识到自身利益受损及其对应义务方之日开始算起。
此外,若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士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问题,则自法定代理人职务终止当日起开始计算。
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义务方提出不履行该项义务,其抗辩将被视为合法有效。
若实在存在特例情形,我们会根据权益人的申请决定是否适当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杨馨律师

杨馨律师

北京德和衡(沈阳)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法律顾问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