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凋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8-12 10:24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解除纠纷处理如下:房屋买卖合同未实际履行的,出卖人应向买受人返还所收取的房款,买受人返还房屋;合同已经履行的,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同时应酌情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2022-08-12 14:12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或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申请仲裁。没有约定仲裁条款或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依法起诉。
2022-08-12 11:14
购买安置房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者诉讼的形式进行解决;首先由购房人与安置房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拒不履行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2021-03-10 11:18
1.和解是由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而不需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2. 调解是由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处理。调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谅互让为原则进行。此方法解决房产纠纷的可能性较和解大一些,但由于调解协议与和解协议一样不具有强制性效力,也使得纠纷的解决难尽人意。 仲裁 仲裁指争议各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以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依据仲裁规则居间进行居中调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可根据生效的仲裁协议申请强制执行。3.诉讼是解决房产合同争议的最后方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依法做出裁判,藉此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4-10-10 10:11
买卖合同纠纷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双方当事人有约定仲裁条款的,纠纷发生后,应当去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未履行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双方未约定仲裁条款的,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去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书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