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发生的劳动争议的救济方法有:
1.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2023-06-28 11:49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以下材料: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书;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5-03-05 13:53
工伤认定的推翻是职工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或者是劳动者具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的,则可以推翻工伤认定。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5-03-22 14:34
如果是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申请的时间为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如果是劳动者、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申请工伤认定是,申请时间为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申请工伤认定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022-08-27 17:24
贸易救济的措施:为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WTO允许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针对的是价格歧视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中国入世后,WTO的其他成员的国内产业针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又多了一种贸易救济手
2022-08-10 14:57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可否被认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问题。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的规定,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法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之日起30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公司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本人或其家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其亲属可在公司不提出工伤认定的情况下,携带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事故发生在上、下班途中等相关证据,自行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