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开庭前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解,当事人也可以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径行调解。”庭前调解在坚持自愿、合法原则的前提下,审判人员可采取相对简便的程序,在兼顾社会公益和个别正义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对自身权利的自由处分,高效解决纠纷,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另外,当事人之间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解决民事争议,不受诉讼阶段的限制,从其自身的利益考虑,双方会觉得切实可行、更利于纠纷的解决。
2022-10-12 10:09
民事诉讼开庭前会进行调解的。
(一)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就是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
(二)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三)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调解作为重要的诉讼机制,具有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
2023-05-04 15:33
法院开庭是否会通知家属,视以下情况决定:(1)如果是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开庭前需要通知被告人的家属;(2)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
2022-09-15 11:31
2024-12-21 09:31
劳动仲裁前会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协助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并提出解决劳动争议的建议。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调解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
2022-10-10 10:34
首先,调解书和判决书都有法律效力,从法律效力来讲是一样的。好与不好,看具体内容和角度立场。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几个区别,判决书是法院根据事实与法律进行裁判,必须是合法的;调解书是根据当事人协商一致,法院进行依法确认,不违法即可。这里要注意的是合法与不违法是有很大区别的。还有个区别,对判决书不服可以依法上诉,调解书不能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