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开庭前会进行调解的。
(一)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就是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
(二)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三)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调解作为重要的诉讼机制,具有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二十五条 送达起诉状和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021-03-03 14:25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开庭前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解,当事人也可以申请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2024-12-21 09:31
劳动仲裁前会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协助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并提出解决劳动争议的建议。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调解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
2023-05-04 15:33
法院开庭是否会通知家属,视以下情况决定:(1)如果是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开庭前需要通知被告人的家属;(2)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
2022-09-15 11:31
2022-10-09 16:34
收到传票以后,先按照传票时间开庭,开庭后双方把情况说清楚后就进行调解。拒不到庭和拘传 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