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不需要担保,只需要满足假释的条件即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假释制度与保释制度混淆,即取保候审。其实假释与取保候审是不同的制度,适用不同的刑事阶段,适用条件也不同。比如,取保候审需要交纳保证金或者保证人作为担保,而保释却不需要交钱,也不需要保证人担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2025-02-05 11:35
办理假释不一定需要担保人,具体需要根据监狱的要求确定,如果监狱非要保证人,保证人应具备下面的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022-08-09 11:23
1、实际执行的刑期符合法律规定。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3、不具有累犯或因故意杀人、强将、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禁止性情形。
2022-08-09 09:38
适用假释的条件如下:
1、实际执行的刑期符合法律规定。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
3、不具有累犯或因故意杀人、强将、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禁止性情形。
2022-09-13 11:27
申请假释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可,不需要交钱的。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2023-02-15 17:08
假释需要以下条件:
1、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已实际执行一半以上刑罚的;
2、被判处无期徒刑,且已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刑罚,表现良好、无再犯危险的;
3、特殊情况下,最高院在核准假释的;
4、累犯或因重大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的,不得假释。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那么假释和监外执行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假释不同于暂予监外执行。假释适用于执行了一定刑期、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于因法定特殊情况不宜在监内执行的犯罪人。假释后如果没有遵守法定条件,余刑即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部分仍需执行,所经过的考验期不计入原判刑期之内,而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间,均计入原判刑期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