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的税前总收入达到两万元的群体来说,所需缴纳的税费竟高达2745元。
在已减除五险一金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收入2万元应交个税金额=[20,000-5,000]x25%-1005”,结果恰恰等于2745元。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计算时需要先从月薪酬中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起征点以及其他法定的扣除项目额,再对这部分余额乘以适用税率并以此得出应缴税额。
在此基础上,若抵扣后的余额仍然大于零,则还需要加上速算扣除数计算出最终应缴纳的税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022-09-28 17:10
年终奖2万元要扣600元税。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2-08-11 11:01
年薪20万应交税22940元。按每月平均发放计算:每月工资=20万÷12=16666.67。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应适用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为25%。16666.67-免征额5000=11666.67,适用25%的税率和1005元的速算扣除数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1666.67*25%-1005=1911.6675,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911.6675*12=22940。
2022-08-17 10:45
月收入10万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住房公积金扣除等情况下交21040元的个人所得税,因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工资是10万元的,按45%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减去速算扣除数等得出税款是21040元。
2024-06-03 15:14
本月账面收入达到了两万元。
由于已预先扣除五险一金,因此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本月收入两万元应缴个人所得税等同于(两万元减去三千五百元)乘以百分之二十五,再减去一千零五元,最后得出的数值是三千一百二十元。
在此基础上,对于纳税人的工资及薪金所得方面,我们会先行从每月实际收入中扣除五千元作为基本费用,再根据专项扣除以及依法确立的其他部分进行无误的扣除,然后将余额归纳为应纳税所得额,进而依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采用综合所得方法进行计税,并按照每月计算后的结果来支付相应税费,无需额外再对附加减除费用进行扣除。
2024-11-06 10:22
经调整后,薪水达到了两万元这项标准时,个人依法需要交纳年收入额的1590元作为个人所得税款。
这一税收政策是由国家对其所有国民,以及位于该国内的人员所取得的收入以及来自国外的那些人员所带来的本国内产生的所得收入进行评估,并依据这一评价结果按比例征收的一种特定类型的税目。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人所得税就是对本国居民,以及在本国领土上生活工作的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及收益进行评估,以此来决定是否课征并纳税的一个税务项目。
个人所得税所需的缴纳税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个人所得税应交税额=年(月)收入总额-“五险一金”扣除项-免征数额)×相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