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会依法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最长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8-27 15:50
诉讼有时效性的原因,需要这样否则很多案子不就是永远不会审讯完毕了。对当事人来说这些也可以说是解脱(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是审判人员安排工作的方法。拖太久对谁也不是好受的事情)
2024-06-05 15:43
有利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其权利,维护确定化的社会关系。
若权利人能够行使其权利而长期怠于行使,则使义务人的法律地位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将导致当事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事实状态和法律状态长期不一致,不利于在当事人之间建立新的、确定化的社会关系。
2024-12-16 09:31
需要这样否则很多案子不就是永远不会审讯完毕了。对当事人来说这些也可以说是解脱(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是审判人员安排工作的方法。拖太久对谁也不是好受的事情)
2023-05-31 09:08
诉讼时效的规定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1-31 13:55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