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婚假的规定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劳动者结婚后,主张休婚假的,用人单位应该安排婚假,如果不安排,就是违法的行为。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5-03-18 15:10
公司没有婚假的规定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劳动者结婚后,主张休婚假的,用人单位应该安排婚假,如果不安排,就是违法的行为。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025-03-07 14:57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和转正期应当都要遵守此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方式有:调解、仲裁、起诉。
一、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调解组织: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二)调解
2024-06-20 14:38
劳动法并没有对婚假怎样执行作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具体到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做法。
因此婚假的有效期主要看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文件,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之内必须申请休假,否则将自动放弃该福利。
1、国家没有规定婚假的有效期,即没有规定婚假必须在登记领取结婚证之后多长时间内休完。
2、对于婚假的有效期,虽然国家没有强制性的统一规定,但一般公司或单位会作出相应的规定,有的是登记领取结婚证之后三个内休完,有的是半年内,有的是一年,等。
单位的这种规定员工应当遵守。
同时,既然是婚假,那么也不宜在领取结婚证后较长时间后休。
3、说明一点,婚假应当一次性休完。
2024-08-12 13:5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规定的正式结为夫妻的婚假仅有三天而已。
具体来说:
1.若新人依照合法的结婚年纪(女性需满二十周岁,男性须年满二十二周岁)成婚,那么他们可以同时享受三天的婚假;
2.若新人达到晚婚的年纪条件(女性二十三周岁起,男性则从二十五周岁算起),由于不再享受晚婚福利待遇,因此只剩下原本的三天法定婚假;
3.对于那些婚配者的居住地相距较远的情况,视距离远近可适当给予一定的路程假作为补充休息;
4.而倘若在探亲假期间举行婚礼,那么就无需额外再行安排假期了;
5.实际上,婚假的范畴内包含常规休息日以及法定节假日两大类;
6.再次进入婚姻生活的人们,与初次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们同样能够享
2024-12-30 15:13
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律制度中并未对婚姻假期作出明确的规定,然而,有关于本主题的内容,主要体现于一些行政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之中。
详细情况可以参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发布的第[1980]劳总薪字29号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
职工享有至少1至3日的婚假权利,若结婚当事人的居住地并不相邻时,则额外给予相应的路程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政策最初制定的背景,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中的劳动者。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往往会参照最长期限为3天下发婚假补贴。
自2016年6月以来,全国已有共计29个省市相继废除了原有的晚婚假政策,其中有多达11个省份在其新的规章制度中删除了涉及晚婚假的条款,以确保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统一,仅仅保留了适应三天法定婚假的政策。
这些省市分别包括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南省、天津市及山东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