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正常出勤的工资发放。
3岁以下的夫妇每年可享受总共10天的育儿假视为出勤。同时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当保障产假和护理假的落实。不得降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基本工资,甚至解除芳动合同。
育儿假的规定有:
1、不得降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2、对于有1岁以下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在每班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包括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情况下,每多生一个婴儿,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计算,哺乳时间和在单位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工作时间。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2022-09-20 15:22
夫妻双方各有10天育儿假:家里有三岁以下幼儿的,在职的夫妻双方职工均可享受10天的育儿假(意思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每年都可以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
从各省的政策来看,育儿假以自然日计算,包括法定节假日,此外育儿假可以分次休假。
2022-09-06 13:37
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育儿假最新规定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十日育儿假。
育儿假期间的工资福利按照正常出勤应得的待遇发放。
具体如下:
1、女职工增加六十日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十五日陪产假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十日育儿假;
2、陪产假育儿假以及增加的产假期间,女职工及其配偶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待遇,所在单位不得取消其福利待遇降低工资或者辞退;
3、人民政府应当对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老年人福利养老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
2025-01-15 08:5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育婴假期间的薪资待遇应与员工的正常出勤保持一致,即包括发放基本工资和奖金等所有报酬项目。
然而,具体的薪金计算方式可能因为各企业以及各地法律法规的差别而有所差异。
但是总的来讲,育婴假期间的实际薪水应当参照该雇员在正常出勤情况下的工资水平予以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育婴假并不涵盖诸如国家法定假日、休息日及职业假之类的假期。
因此,当享受育婴假之际,我们强烈建议各员工认真学习本地的劳动法律法规,以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切实维护。
若有任何关于育婴假薪资方面的疑惑,请务必查阅相关企业政策,或者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咨询,获取最精准的解答。
2022-08-08 14:11
2022-09-23 14:21
在职女性属于计划内生育,若是有保胎要求,且提供医生证明,那么可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放保胎假。在休假期间的薪资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