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的离婚案件中如果本人不能表达意思,是不用出庭的,其他情况仍应出庭。
1、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
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2、刑事诉讼审判中被告人必须出庭。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2022-08-12 11:00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对被告人取保候审:
1、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属于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或严重患病、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以及哺乳期妇女,且取保候审不具有社会危险性的;
3、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有必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022-09-26 14:22
在诉讼活动中,被告人一般是必须出庭的,根据相关的规定,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而被告也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代为出庭,依法参与庭审,进行答辩维护自身权利。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被告人都是应该出庭应诉的,除非有特殊情况,才可以经过申请,从而不亲自出庭,而让辩护人进行代理。
2022-10-19 11:21
在诉讼活动中,被告人一般是必须出庭的,根据相关的规定,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而被告也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代为出庭,依法参与庭审,进行答辩维护自身权利。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被告人都是应该出庭应诉的,除非有特殊情况,才可以经过申请,从而不亲自出庭,而让辩护人进行代理。
2022-08-11 11:37
开庭被告人不出庭的后果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处理:
1.被告是必须到庭的,例离婚案件的被告,其不出庭,可拘传到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0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只有对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
2.并非必须到庭的被告,可作缺席判决处理,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023-03-16 14:54
在被告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对被告人限高,具体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时,应当考虑被执行人是否有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及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有以下以其财产支付费用的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限制高消费后,禁止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财产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四条,限制高消费一般由申请执行人提出书面申请,经人民法院审查决定;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决定限制高消费的,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