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国家的法律对于见证人所设定的基本职责包括:
首先,不应与该案件存在任何的利益牵连;
其次,需具备公正无私的人格品质。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之中尚未详细地界定何为见证人的遴选标准。
尽管如此,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第112条例文,以及《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中的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我们得以总结出刑事诉讼活动中对见证人的基本需求是他们应该不涉及到该案件,且为人处事公正无私。
然而,考虑到刑事诉讼见证活动本身的性质,不仅需要见证人的眼、耳、脑来感知和观察见证对象,还需要全面理解见证对象的法律含义以做出证言,因此,对见证人的作证能力相较于普通证人应有更高的期待。
遗憾的是,现阶段我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未将见证人纳为诉讼参与者之列。
事实上,见证人本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这样才能使见证人的立场更加中立。
基于见证人的职能要求,应该对他们设定以下的条件:
首先,必须是与案件及其诉讼当事人毫无瓜葛,换句话说,所有那些与本案存在某种利害关系或一些可能对公平审判产生影响的人员均不可担任见证人;
其次,见证人应该品行端正,并且佐以本地居留一定时限,有着稳定的住所及职务;所以,见证人也理应对“回避”原则有所理解。
甚至,如果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无法找到完全符合条件的人员来担任见证人,那么也应在笔录材料中注明实际状况,同时对相关活动进行录制视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22-08-10 14:05
要成为诉讼中的证人,适格的条件有四个:
1、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况。知道案情是指证人直接凭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感知案情的人,这里的感知是直接感知,而不是听说,据说等的间接感知。
2、能正确表达意志。如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做为证人,证人是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法院进行相关陈述的人,因此,这就要求证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真实、清晰地表达所感知的案件事实。
3、能正确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
4、诉讼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2022-08-18 15:28
遗嘱见证人条件主要包括了:
1、数量上为2个人;
2、能力上必须是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3、关系上必须是与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没有利害关系的;
4、不可以是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2022-08-12 16:17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2、继承人、受遗赠人;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对有利害关系,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实践当中,有些人立遗嘱多年后才发生继承,而且代书人可能也有过世,或者找不到的情况。这时,如果继承人对代书遗嘱提出异议,或者提出相反证据说代书人不具备法定资格,这都有可能影响到代书遗嘱的效力。因此,个人建议大家,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去公证处做公证遗嘱,更加保险。
2021-04-29 16:29
遗嘱证人具备的条件:
1、与继承人、遗嘱人没有利害关系;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不是继承人、受遗赠人。
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2024-12-29 11:06
刑事诉讼法证人的条件如下: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4)证人具有不可代替性。
(5)证人只能是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