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纠纷有四种解决途径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协商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协商不成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若无法调解可申请仲裁或者诉讼。
民事纠纷的起诉流程有: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 【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条 【效力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5-04-16 14:56
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是否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
《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2024-12-25 15:13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哪些但是不可以违背公序良俗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一、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二、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4、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5、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023-05-23 10:54
股东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1、股东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由第三方调解处理;3、申请仲裁;4、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支持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调解不成的,依法作出判决。
2023-06-21 11:15
处理合同纠纷的具体方式是:当事人可以就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调解或者作出判决;也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还可以自行达成和解;或者由他人调解解决。
2024-05-22 11:04
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
2、双方协商成功,最好签订协议。
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