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构成四要素: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职务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
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9-09 15:35
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
2、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解救儿童,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2-08-12 16:40
本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2024-09-28 11:34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犯罪主体是负有解救被绑架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解救,或者对解救危情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坐视不管。
2022-08-12 11:47
界定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被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负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2021-05-28 17:12
界定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被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负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