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的,也能得到赔偿。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条款,但一方有违约行为的,另一方可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2022-08-12 16:40
2022-08-12 16:58
合同中可以约定不同违约责任。除约定违约金或定金等违约责任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但同时约定了违约金和定金的,则能选择一种承担。
2023-05-17 10:27
违约时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是可以要求赔偿的,但是不是要求赔偿违约金。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2-08-12 14:10
违约金, 是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代表一定价值的财物。
借款人在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不能归还借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形式,合同约定有违约金的,依约支付违约金;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也没有排除违约金等其他责任承担方式。而且违约金条款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范畴,当事人依据私法自治原则同时约定利息或罚息和违约金,应当承认其法律效力。由此见得,违约金和利息(罚息)两种责任形式在借款合同中是并行不矛盾的。违约金和借款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条款是有效的。
2022-10-21 17:08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的,可以主张违约金。双方可以协商就违约金条款制定补充协议。没有达成协议的,守约方也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等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