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在我国仅指法律对时效期间的长短另有规定,而不是对是否受时效限制另有规定。按本条,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都应受时效限制,只不过不同情况下时效期间的长短不同、开始计算的时间不同、是否应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情况不同。无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属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8-25 11:59
2022-08-27 16:51
2022-09-01 16:29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2022-08-12 13:53
实践中,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会因为意思表示不真实、违法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等无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行为人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因此,合同无效的,应该返还所取得财产;无法返还的,要折价补偿。
2022-10-21 15:49
“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第一,提起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应属确认之诉,而不属于诉讼时效的客体范围。
第二,无效合同的确认是一种事实确认,合同当事人或法院在任何时候都可提出,时间的经过不能改变合同无效的法律性质。
第三,对无效合同的确认适用诉讼时效,不符合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
最后,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适用诉讼时效,并不会必然影响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