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7-20 09:46
不属于行政诉讼的立案条件是:
行政相对人因为行政行为存在较大数额的经济损失。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2022-08-18 14:12
提起行政诉讼条件是要有起诉状,写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相关信息;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等内容;要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和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5-02-19 09:51
一旦行政诉讼仲载被予以受理后,法院通常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之内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庭审理案件,同时依据法律法规作出明确的裁决内容。
若法庭决定采纳简易程序进行案件裁决的话,那么我想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下法定的审判期将缩短至45天以内。
这个期间内,法庭需要再次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案件审理,同时为了尽快地结束案件,因此需要及时地对案情进行审理和裁决。
关于具体的开庭日期,这是法院需要根据实际案件情况以及各当事人的合理要求进行最终确认的事情,并且应当严格遵守合法公正的程序亲自通知每位当事人,确保每个人都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2024-06-29 14:11
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原告主体要合格(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要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起诉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2022-09-01 16:48
提起诉讼应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