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利益诉求一般有,关于工作,工资,劳动保护,福利,劳动保障方面的利益。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包括,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方面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2022-08-10 14:17
1、会涉及一些个人及家庭信息,如性别、年龄、学历、所在辖区、收入区间等,用来对调查样本加以分类,而对于被调查者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等私密性极强的问题则绝对不会涉及,这与诈骗电话是截然不同的,调查访问不会涉及个人隐私。
2、12340是全国统计系统社情民意调查专用号码,是国家统计局为规范全国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培育民情民意调查品牌,强化民情民意调查的公益性和公信度而特别申请的全国统一号码。
2024-04-08 11:24
农民的土地权利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申请预征听证权、参与报批权、批复结果知情权、土地补偿知情权、调查结果核准权、补偿方案听证权、要求公告权、拒绝补偿登记权、安置手续权、对补偿标准争议权、拒绝履行政令权、恢复耕种权、违法举报权、享受社保权。
2022-08-12 14:05
起诉离婚,从提起离婚诉讼至离婚判决生效,要经历三个必经阶段。
第一阶段:起诉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法庭调查;
2、法庭辩论;
3、法官主持调解;
4、调解无效、判决。
2024-06-11 11:45
2022-08-10 15:32
1.申请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办理过结婚登记的合法婚姻关系当事人,如果是非法同居,事实婚姻当事人均无条件提出登记离婚。
2.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
3.申请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应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女方在孕期的,原则上男方不得提起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