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
1、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2、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
3、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
4、劳动合同形式不合法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022-08-17 15:09
无效劳动合同的原因有五点,分别是: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2-08-18 17:10
无效劳动合同原因有这些:
1、合同的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
2、订立劳动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的行为;
3、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免除自己的责任;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022-08-12 15:33
合同无效与合同撤销引起的法律后果有:
1、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当事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3、当事人存在过错致使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2-08-12 11:27
劳动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024-04-11 10:54
行政处罚的无效是指已经成立但由于重大、明显违法而不具有公定力,从而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行为。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
行政处罚的无效,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若行政处罚行为没有任何依据支撑,那么处罚本身也就无效力可言;
第二,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如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在不具备主体资格的条件下实施的处罚应当认定为无效的行政处罚;
第三,行政处罚未遵守法定程序构成重大明显违法,比如行政机关实施处罚行为时遗漏了行政处罚的关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