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的迟延和迟到的区别包括:
1、承诺迟延作出的承诺超过承诺期限到达要约人,承诺迟延是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但没有及时到达要约人。
2、迟延的承诺应视为新要约,迟到的承诺仍是原要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 【迟延承诺】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
2022-08-12 11:09
承诺迟延的情况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承诺迟延的,视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
2、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2022-08-12 13:52
承诺迟到,是指承诺在承诺期限届满之后才到达要约人。对于迟到的承诺的效力应当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对待:
第一,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如果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才发出承诺,则该承诺无效,只能被视为新要约。
第二,因其他原因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2022-09-30 16:54
告知承诺和不告知承诺区别是,告知承诺制不会进行资格审查,不告知承诺制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告知承诺制是指,报考人员承诺本人已经符合告知的报考条件,报考人员无需携带学历证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等证明材料,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核。不告知承诺制将会进行资格审查。
如果选择了“告知承诺制”,表明自己承诺符合报名条件,考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在线验核通过之后,可以直接签署承诺书,缴费,完成报名。报名期间不需要再进行资格审核。如果是选择“不告知承诺制”,报考的考生都需要按照当地的要求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报名。
2022-10-20 15:42
告知承诺和不告知承诺区别是,告知承诺制不会进行资格审查,不告知承诺制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告知承诺制是指,报考人员承诺本人已经符合告知的报考条件,报考人员无需携带学历证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等证明材料,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核。不告知承诺制将会进行资格审查。
如果选择了“告知承诺制”,表明自己承诺符合报名条件,考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在线验核通过之后,可以直接签署承诺书,缴费,完成报名。报名期间不需要再进行资格审核。如果是选择“不告知承诺制”,报考的考生都需要按照当地的要求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报名。
2022-08-11 11:45
告知承诺和不告知承诺区别为,告知承诺制不会进行资格审查,不告知承诺制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告知承诺制是指,报考人员承诺本人已经符合告知的报考条件,报考人员无需携带学历证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等证明材料,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核。不告知承诺制将会进行资格审查。
如果选择了“告知承诺制”,表明自己承诺符合报名条件,考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在线验核通过之后,可以直接签署承诺书,缴费,完成报名。报名期间不需要再进行资格审核。如果是选择“不告知承诺制”,报考的考生都需要按照当地的要求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