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实行诈骗的行为人是使用自己银行卡进行的诈骗,不需要起诉,可以直接报案处理。如果行为人用他人的银行卡进行诈骗,可以先报案,再以不当得利为由起诉银行卡主人。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同时,我国《民法典》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因此,是可以起诉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2-08-11 08:45
如果实行诈骗的行为人是使用自己银行卡进行的诈骗,不需要起诉,可以直接报案处理。如果行为人用他人的银行卡进行诈骗,可以先报案,再以不当得利为由起诉银行卡主人。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同时,我国《民法典》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因此,是可以起诉的。
2025-01-14 09:30
能否追回有以下两种情况:
1、转账时选择的是实时到账,这种情况银行是无法追回的,可以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2、转账时选择的是延时到账,即24小时到账,这种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撤销转账,正常可以完成款项的追回。
2023-05-16 09:49
受害人遇到网络诈骗一般不可以直接起诉,应先到公安机关报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09-06 09:21
电信诈骗案件令人深恶痛绝,有着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诈骗犯罪分子人人喊打,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在众多电信诈骗中起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底有没有责任呢?
从刑事法律角度讲,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银行本身与犯罪嫌疑人不具有共同诈骗的主观故意,银行也没有实际实施诈骗的行为,所以,银行不构成诈骗罪。但是,电信诈骗越来越猖獗,与公民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分不开,电信诈骗犯的涉案罪名,当然不能少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这一项。银行、中介机构、保险公司等各种组织机构或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并掌握了大量个人基本信息,有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被动泄密”,有的则是“主动泄密”,就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22-08-12 09:58
电信诈骗案件令人深恶痛绝,有着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诈骗犯罪分子人人喊打,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在众多电信诈骗中起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底有没有责任呢?
从刑事法律角度讲,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银行本身与犯罪嫌疑人不具有共同诈骗的主观故意,银行也没有实际实施诈骗的行为,所以,银行不构成诈骗罪。但是,电信诈骗越来越猖獗,与公民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分不开,电信诈骗犯的涉案罪名,当然不能少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这一项。银行、中介机构、保险公司等各种组织机构或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并掌握了大量个人基本信息,有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被动泄密”,有的则是“主动泄密”,就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