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解书有没有法律效应
依据人民调解法的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需要履行调解书。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2022-08-11 10:07
调解协议书是人民法院在进行调解之后发布给当事人的文件,其只要具备以下几点就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协议书的内容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第二调解过程是在当事人双方都自愿的条件下完成的。第三,在经过调解之后,在经过当事人的同意之后便可以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盖章,使其生效。
2022-08-12 16:51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1、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否则,调解协议无效。
2、民事调解协议必须在双方自愿原则下进行。违反双方自愿原则的调解无效。
3、在符合上述两点的要求下,经过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并且在协议上签字或者盖章后,经过人民法院的确认,民事调解协议发生法律效力。
4、当事人可以依据调解协议请求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
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给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2022-08-09 14:45
调解书经过双方当事人签收以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发生法律效力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认可了这份调解协议书,双方之间的争议已经通过调解书得到了解决。调解书中一般会约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或者是义务,例如在伤害纠纷中约定的某一方需要承担另一方的医药费,另一方有权要求对方给付。调解可以根据调解主体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人民调解机构进行的调解称之为人民调解,仲裁机构组织的调解称为仲裁调解,还有行政调解以及人民法院组织的法院调解。案件争议经过法院的调解后,在法院的主持之下,如果调解协议已经经过了法院的确认以后,经过法院的确认的调解书具有同法院判决相同的法律效力,法院已经最终解决该问题,在调解书生效以后,调解协议的内容属于双方自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已经得到了解决,当事人就失去了对该案件的上诉权利。
2022-09-19 11:02
新员工签订的入职前协议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主要目的就是督促双方遵守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保证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
所以,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入职协议之类的简易合同,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所以对于仅有简易合同而未全面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当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使用。
2022-09-19 16:52
分家协议如果内容不违法,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说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1、分家析产协议:属于当事人自愿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一般是父母将自己的财产分给子女。分家析产协议只要是当事人意思表示、没有处分他人财产、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的,就自全体协议人签字时起效。
2、公证不是民事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只是公证后可以使民事协议的效力更强,经过公证后的协议,将来有纠纷到法院时,法院一般会直接采纳为证据,不用再质证,除非有相反证据证明公证错误。
3、另外提醒一句:分家析产协议虽然自当事人签字时起就可以生效,但如果分家析产协议中涉及到的家产属不动产或准不动产比如房产、土地、车辆等的,还应当经过产权过户、变更登记后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如果在分家协议生效后不及时做过户登记,虽然协议生效,但产权不变,原财产所有人(一般是家里的父母)将来反悔不愿再分的,房产等可能仍然归父母所有,分家协议中确定分到的人有可能拿不到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