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总体利益,包括一切能够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按照利益的重要程度,可以将国家利益划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等。所谓国家核心利益,就是指国家利益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部分,涉及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发展三个方面的利益需求。
生存是国家存在的前提,内容包括保证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统一和国家的安全;独立涉及国家的政治自主;发展事关国家国力的增长和民众的福祉。
法律依据
《国家安全法》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022-08-11 16:20
国家利益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核心、为本质的全民利益的表现形式。随着阶级的产生,不同阶级便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要求。阶级利益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在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人利益向国家利益转化,首先转化为阶级利益。而国家利益的形成又是以阶级利益的产生为前提和基础的。然而,国家利益并不是社会各阶级利益的简单综合,更不是均等地代表和反映社会各阶级利益的。
2022-08-11 10:58
国家利益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核心、为本质的全民利益的表现形式。随着阶级的产生,不同阶级便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要求。阶级利益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在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人利益向国家利益转化,首先转化为阶级利益。而国家利益的形成又是以阶级利益的产生为前提和基础的。然而,国家利益并不是社会各阶级利益的简单综合,更不是均等地代表和反映社会各阶级利益的。
2025-02-27 09:1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应该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捍卫国家利益,了解了国家利益与个人的关系,明确了个人要勇于维护国家利益,不仅仅需要放弃,更需要牺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一、思想上: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二、行动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了国家利
2022-09-24 08:32
国家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一般是通过国家机关的职权活动而实现的。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由此可分为三种,即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
(1)立法保护。是立法机关通过消费者保护法的制定,修改,颁布,废止等立法活动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2)行政保护。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执法和监督活动对消费者进行的保护。主要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司法保护。司法机关通过审判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2022-10-22 16:32
国家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一般是通过国家机关的职权活动而实现的。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由此可分为三种,即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
(1)立法保护。是立法机关通过消费者保护法的制定,修改,颁布,废止等立法活动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2)行政保护。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执法和监督活动对消费者进行的保护。主要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司法保护。司法机关通过审判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