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宪法第5次修改。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此后在1975出台了第二部宪法、1978出台了第三部宪法、1982年出台了现行宪法,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分别是1988、1993、1999、2004、2018。宪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修改的,它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022-08-11 11:16
2018年是宪法第5次修改。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此后在1975出台了第二部宪法、1978出台了第三部宪法、1982年出台了现行宪法,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分别是1988、1993、1999、2004、2018。宪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修改的,它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022-09-19 16:43
目前为止我国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
修正时间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2018年3月11日。
2022-08-11 14:11
生态文明是在二零一八年第五次宪法修改时,被写入宪法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2022-09-07 1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宪法修正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的。我国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改。修改内容涉及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国歌等内容。
2022-08-10 10:52
《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1、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4、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5、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6、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7、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8、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9、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10、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11、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12、修改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