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老护理补贴领取条件有:
1、必须符合年龄:男性55岁,女性45周岁;
2、缴纳社保:必须以灵活就业的形式交职工社保的人群;
3、硬件条件: 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八条 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九条 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第三十条 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八条 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 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条 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2025-02-11 10:26
基础养老补贴领取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十五年。
这里的基础养老补贴一般是指养老金,具体是指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根据法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024-12-16 10:18
关于您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要求,大致上可归纳成几个要点供您参考:
首先,您要满足法定的退休年龄要求。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对于为企业工作的员工,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而女性的干部和工人分别设定为55岁与50岁。
其次,您需要达到规定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即累积完成15年的缴费纪录。
若您未能完成15年的缴费记录,也能选择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中的累计储存金额,同时终止相关的养老保险关系。
最后,您还需要按相关规定进行正式的退休手续。
除此以外,针对某些特殊情形如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等高危职业者,或者因疾病而导致全面丧失劳动能力者,可以考虑提前申请退休,但确切的退休时间可能会依个体情况略有差异。
2022-11-29 13:37
2021年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有:
1、申请者在失业之前已经在所在的企业或单位,按正常流程连续缴纳失业保险达到一年及以上的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
2、申请者遭遇失业,不是因为个人原因导致的;
3、申请者已在相关机构办好了失业登记,且对未来的工作有一定的目标和计划。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2022-09-20 14:42
所谓的“4959补贴政策”就是指女性49岁,男性59岁以上这个年龄段自费交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比较困难人群,没有办法再就业的,可以有机会申请到这笔补贴。
也有挺多地方叫4050政策,就是指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的社保灵活人员,每个地方叫法不相同。
属于4959社保补贴领取条件,每个省份的标准不一,但是有三个核心标准,统一起来如下:
1、满足年龄:你需要女性满 49岁、男性满 59岁;2、满足失业条件:必须是失业1年以上;
2、必须缴纳灵活就业社保:自己缴纳灵活就业社保。
也就是说达到年龄、失业年限、以及缴纳灵活就业社保后,就达到了4959社保补贴领取条件。
2022-08-10 10:03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