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并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因此,县级人大是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只有省级人大或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才有这个权利。另外,县级以上包括县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条 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2022-09-22 10:17
不能。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2024-05-13 14:54
地方性法规不可以吊销执照。根据法律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其中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的法规,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2022-09-22 10:14
人大代表没有工资,因为人大代表多数是兼职代表,他们基本都有固定的本职工作,担任代表期间,并不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岗位,也不从人大机关领取薪水,一般都是在参会期间由所在单位按照正常出勤给予工资和其他待遇,他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是靠工资收入和劳动收入。《中化人民共和国代表法》规定,代表按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根据实际情况由本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2024-04-30 14:02
县级和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它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2022-09-22 10:13
县人大代表名额和分配: 1、应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分配代表名额。
2、如果本县、自治县行政区域内,镇的人口特多的,或不属于县级以下人民政府领导的企 事业组织的职工人数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经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同镇或企事业组织职工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可以小于4:1直至1:1。
3、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乡、民族乡、镇,至少应有代表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