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下发“立案通知书”时,即算立案。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9-09 16:55
一般情形下,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之后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025-03-07 09:11
法律分析打架后,被公安机关以治安案件立案处罚或者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的,都算是立案。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有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和对满足拘留、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职责。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移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2-09-21 15:29
诉前调解不算立案。只有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法院立案庭收到这些资料进行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出具加盖法院公章的受理通知书才能立案。因此,诉前调解不算立案。
2022-09-22 09:57
监视居住一般是在立案之后采取的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2022-10-17 10:52
监视居住一般是在立案之后采取的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