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后,二审法院所作的判决属于终审判决,在未经法院程序进行改判之前,判决合法有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022-08-10 11:23
1、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3、向人大部门进行反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2022-08-10 11:30
1、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3、向人大部门进行反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2022-08-11 11:22
中院改判的可能不大。改判意味着对一审判决的推翻,二审时自然会考虑对一审法官的影响。一、二审法院属上下级关系,都是一个系统的人,相互间一般都有关系,因此改判的几率不超过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
2024-05-30 15:18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解决当事者之间纠葛的途径因方案不同而各具特色。
民事调解书展现的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停,旨在促使双方当事人自由且合法地达成切实可行的协议的全部内容;然而,民事判决书展示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纷争时所涉及的各种事项。
其次,这两种资料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意志。
在确保其合法性的基础上,民事调解书充分彰显了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也即是说,它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的协议进行的确证;与此同时,民事判决书则鲜明地表达了人民法院的主张,亦即代表了国家的意志。
此外,它产生法律效力的时间点也是有所差异的。
2021-12-21 09:15
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最多应当在一个月之内,把上诉状,主要是一审卷宗递交给二审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规定,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