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3、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的情况,用人单位辞退你无需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2-08-09 14:51
“开除”员工,按现行法律来说就是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离职时,用工单位应该给员工结算工资。对于给用工单位带来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有所限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者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依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
2022-09-21 11:36
劳动者被辞退的,工资按以下情形计算:
(1)未支付的工资应当按实际应当支付的工资进行计算;
(2)如果是经济补偿的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如果平均工资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计算。
2022-09-22 15:27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无论什么原因辞退劳动者,都应按照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在解除合同之时一次性按出勤结清工资。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应当遵循《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
2024-05-15 11:42
被开除了结算工资有以下三种情形: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该在15天内结清工资并且办理离职手续;
2、如果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入职第2个月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3、按照工作年限、工资标准分段计算经济补偿金。
2024-12-26 10:13
针对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症影响而被迫实施隔离治疗、隔离观察等措施的患者以及疑似病例、紧密接触人群,在这样的状况下无法提供正常的劳动服务时,各企事业单位须将此理解为上述人员提供了正常的劳作权益,必须向他们支付与正常工作时间相同的工资。
当隔离期结束以后,对于仍然需要停止工作进行相关治疗的员工,各企事业单位应对照《员工疾病医疗期办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来支付他们相应的病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