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是指:应届毕业生与单位、学校签署的正式协议。
对单位、学校、个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也是正式的签约形式。三方协议一般一式三份,学生本人一份,学校一份,单位一份。学生与单位签署三方协议后盖章后,须将其中两份三方协议交至学院学校处。三方协议会影响最终报到证与档案等的调动。有些学校还将有无签署三方作为衡量部分学生能否毕业和拿到毕业证的相关指标。所以,三方协议不能怠慢必须引起重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2-08-09 16:45
签订三方协议是指:应届毕业生与单位、学校签署的正式协议。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它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改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其实三方协定是为了保证就业率,保障学生享受有应有的合法利益,是高校推行对雇主活动的监管。三方协议签署后,学生将主要确定第一份工作。因此,毕业生必须特别注意合同问题。
2022-09-02 13:38
三方代表你公司,银行,还有税务局。签定那三方协议,就是你公司委托开户银行使用网上申报上缴款,即你公司负责网上申报,银行负责转款到税务局的一份协议。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项。高校就业办一位老师说,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要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要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应届毕业生还要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
2022-10-10 10:25
三方协议不是一定要签的。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该协议由当事人决定是否签订。
2022-10-17 17:12
三方协议不是一定要签的。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该协议由当事人决定是否签订。
2022-08-10 09:20
三方协议不是一定要签的。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往往会先去一些企业去实习,然后学校会要求实习要签三方协议。一般来说三方协议是统计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重要依据,三方主体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在三方协议中,毕业生的义务是向用人单位如实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并按时到用人单位进行报到。用人单位的义务是如实向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情况,负责办理毕业生有关手续。学校的义务则是负责完成有关的派遣工作。学校不能强迫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根据规定,在毕业前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不需要签订三方协议。如果学校有不签三方协议就不给毕业证、报到证的,毕业生可以向当地的教育部门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