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共通行的场所。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即构成酒驾。但是,封闭式小区小区道路都不属于“道路”范围,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内部道路,不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也就构成酒驾,不受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制、交警无权查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2-08-12 09:50
酒后在小区里挪车算酒驾。在“道路”范畴内 酒后挪车也算酒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也就是说,若小区是外来车辆可自由出入的公众通行场所,也属于“道路”。只要在“道路”的范畴内,即便酒后挪车也算酒驾。交警表示,汽车发动并发生位移,驾驶人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驾驶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即使车速再慢,由于本人已经受到了酒精的麻醉,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危险事故,对周围不特定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酒后挪车一类的行为,或涉嫌危险驾驶被惩处。拒绝酒驾是每名车主应该遵循的义务,要时刻警醒自己,莫存侥幸心理。同时,大家也要积极劝导、监督身边的车主朋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在居民小区酒驾,一样会受到法律的惩戒。
2022-09-09 09:27
一、血液酒精含量区别:
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20毫克/100毫升以上(20mg/100ml),不满80毫克/100毫升以上(80mg/100ml);
醉酒驾驶血液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以上(80mg/100ml)。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二、行为性质区别:
酒后驾驶属于行政违法,给予饮酒驾驶当事人行政处罚;
醉酒驾驶属于刑事犯罪,给予醉酒驾驶当事人刑事处罚。
三、处罚区别:
1.酒后驾驶
非运营机动车驾驶员: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
2.醉酒驾驶
非运营机动车驾驶员: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
3.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身禁驾。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2-09-27 08:42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三种:
1.职工自己故意犯罪,从而造成了自身伤害的;
2.职工有醉酒或者吸毒行为,在意识不清楚的情况下导致自身伤亡的;
3.职工自己有自残或者自杀的行为,从而造成自身伤亡的。
2022-10-27 15:10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三种:
1.职工自己故意犯罪,从而造成了自身伤害的;
2.职工有醉酒或者吸毒行为,在意识不清楚的情况下导致自身伤亡的;
3.职工自己有自残或者自杀的行为,从而造成自身伤亡的。
2024-07-03 11:43
下列情形不认定为工伤:
员工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者吸毒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非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
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但本人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
因工外出期间,但从事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