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公布个人信息可以报警。在网上发布个人信息对他人造成影响严重的,发布人可能面临治安管理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有可能构成犯罪。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2-08-18 15:07
违法。在网上曝光他人个人全部信息是违法行为,侵犯的公民的隐私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若曝光他人信息数量较大,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透露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为修正条款要求“违反国家规定”,因此,即便前述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
2022-08-11 13:58
个人信息泄露去当地的公安机关来进行报案。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不构成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的话,那么公安机关不会对此立案受理的,所以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确实属于刑事案件。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1.按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
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消费者还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2022-08-08 15:57
2022-08-26 09:34
公布他人身份信息是违法的,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04-30 14:34
个人信息泄露去本人住所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对于报案都应当接受。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