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作证时,应告知他:要如实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同时,根据法律的规定对证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护。庭审中询问证人,由审判长主持。
《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 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2023-03-18 17:02
对经过公证的证人证言,仍需经过证人出庭接受法庭质证来确认其是否具有证明力,是否应该为法院所采信。
根据《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公证的证人证言,仅是由公证处证明了证言是由证人本人所述,但并不能因此就证明证人所说的证言与案件事实相符。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规定,证人有出庭接受质证的义务,经法院许可的,才可以用其它方式进行作证。
《民事诉讼法》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2-09-27 08:57
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有以下几种:
1、意见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就是说证人证言的内容应当是其亲身感知的表述,不应是揣测性的、推断性的、评论性的、推断性的证言。
2、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
3、证据的合法性规则,证人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应当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
4、瑕疵证据的补正与质证。
5、当庭翻证的采信规则,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相互矛盾,如果证人当庭能够对其翻证做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庭审证言。
2022-10-19 10:47
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有可能涉及到采集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但是证人证言需要经过质证才会被法庭采用,并不是所有证人证言都可以被用作审判依据。
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有以下几种:
1、意见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就是说证人证言的内容应当是其亲身感知的表述,不应是揣测性的、推断性的、评论性的、推断性的证言。
2、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
3、证据的合法性规则,证人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应当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
4、瑕疵证据的补正与质证。
5、当庭翻证的采信规则,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相互矛盾,如果证人当庭能够对其翻证做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庭审证言。
2022-08-10 14:04
证人证言的采信规则如下:
(一)意见证据规则
在阅卷时发现证人证言是揣测性的、评论性的,该证据不能做定案根据。
(二)证据能力规则
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这个要点是作证时。
处于明显醉酒、麻醉品中毒或者精神药物麻醉状态,以致不能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三)证据的合法性规则
证人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应当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下列方式取得的证人证言不得作定案根据:
暴力、威胁、欺骗、引诱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
询问证人没有个别进行,而取得的证言;
没有经过证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摁指印的书面证言;
询问聋哑人、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员、外国人,应当提供翻译未提供的。
2023-04-24 15:33
申请工伤认定一般不需要证人,但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有其他的材料可以证明和申请人申请书当中陈述的事实都是相吻合的,没有证人证明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