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
法律依据
《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2025-04-29 09:58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处罚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2025-04-18 16:46
行政处罚不予处罚的情况有:
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2025-04-27 17:24
行政复议后不能中止行政处罚。
1、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2、在行政复议期间,法律明确规定应当中止行政处罚的情形的,应当中止行政处罚行为。
3、如果因为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损害的,行政相对人可以申请行政赔偿。
2024-06-04 14:24
行政处罚案件如下办理:
1、立案。初步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违法行为,人民法院会立案处理;
2、进行调查取证;
3、形成调查报告;
4、审查、决定。法制机构会依法进行审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建议报本部门负责人决定;
5、事先告知;
6、行政处罚决定书;
7、执行。
2024-06-15 14:00
行政处罚从重的情况有: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一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刑罚执行完毕三年内,或者在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