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没有“近期”这种概念。“近期”并未明确表示具体时间,指近来的一段时期,界定是十天到1个月之间,指期待某种情况的发生、某件事情的实现的时间不长或者从现在开始的一段不长的时期。如果是十天内就称作“近日”,如果超过一个月就称作“远期”。网络上一般指三天以内。法律规定严谨而明确,一般不宜使用这种不确定的概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八十二条 期间种类和计算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2022-08-09 15:51
在法律上中国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依据。一般来说,华人主要是从种族方面来讲,中国人主要是从国籍上来区分,这两个含义不大一样。 华人(国内新闻报道)包括有中国血统的外籍华人,一般见于新闻对外报道。 官方定义的教科书认为:中国人(国籍)=有中国国籍的人。
2022-09-27 09:31
刑法中的不作为应该具备这样的要件: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履行的义务、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
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刑法中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消极的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行为,即应当去做而不去做。最典型的犯罪就是“遗弃罪”。
2022-08-26 11:56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怀孕的妇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宣告缓刑。一般来说,哺乳期是一年,没过哺乳期不能收监。
2022-08-08 17:06
法律权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法律权利,是一个和法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它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一切法律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请求保护。
2022-08-08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