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车辆的折损费用在发生交通事故以后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向对方主张赔偿,对于这个赔偿标准法律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折损费用主要由车辆的种类、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车损的市场定价等因素确定。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补救措施】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2021-12-21 11:58
车辆折损费由过错行为人承担。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是被侵权人车辆折损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过错人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2022-08-09 16:59
折损费不一定要赔偿。在交通事故中,一般只要赔偿车主的直接损失,而车辆的折损费不属于直接损失。折损费是间接造成的损失,在实践中无法做出明确的鉴定和认定。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请求赔偿折损费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在车辆发生碰撞后,存在价值减损的问题,这些减损的直接原因是交通事故,而不是自然使用和磨损。
2022-08-10 16:38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2023-04-26 16:11
两车发生碰撞,我方全责,对方要求我方赔偿车辆折损费,合理吗...?
车辆折损费由过错行为人承担。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是被侵权人车辆折损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过错人的责任。
2022-08-12 11:16
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残疾辅助器具,是因伤致残的受害人为补偿其遭受创伤的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者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制的生活自助器具。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普通适用”是作为确定合理费用的标准时的一项指导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1.是“普通”,即配制的辅助器具应排斥奢侈型、豪华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质。
2.是“适用”,适用又有两个测试标准:
(1)确实能起到功能补偿作用;
(2)符合“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