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说08年以前的违建可以不拆,而是08年以前无证房屋不能轻易认定为违建。对08年以前有合法土地使用权,但未经过审批也无相关房产证明文件的房屋,不属于违建。
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城乡规划法》,要求建房必须要经过审批,而且要按审批的标准进行建造,否则就会被认定为违建,所以从08年以后,私建、超建等行为都不被允许,也不给办理相关的房产证明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
2022-08-11 15:27
哪年的违建可不拆,这其实是个较为笼统的概念。不论多长时间违章建筑都不能成为合法建筑,所以违章建筑物是可以随时拆除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便指的是在法规出台之前,就建好的房子。我国在1982年出台的《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农村建房的面积,因此在1982年之前建造的房子,即使面积较大,也不会被拆除。也就是如今看来不契合政策,但是修建当时是契合政策的,就不用撤除。
2024-09-03 14:21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拆除阳台违建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的或者拆除后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可以不拆,但是要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违章建筑是指未取得拟建工程规划许可证,在规划区以外建设,违反《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
2024-07-25 10:35
在某些情况下,违法搭建物无需进行强制性拆除,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具体情形:
首先,若该建筑属于城市居民私有宅基地的附属建筑设施,例如农村居民在自家宅基地周围兴建的个人车库等,只要其未占据公共土地使用面积且不妨碍其他村民权益,便可获得免于拆除的待遇;
其次,若是村民仅有的居住之地,尽管未经合法审批而擅自搭建,但考虑到村民的生活需要及社会稳定因素,也可能予以免除拆除;
最后,对于部分缺乏必要证明文件的工业用房,也有可能暂缓拆除或给予不拆处理,在此过程中,如能及时补充完善相关合法申请手续,则该类违规搭建物将有望避免被彻底拆除。
2022-08-12 09:44
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管理局
国土资源管理局有权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权,对违法占地建设行为享有查处权。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六条和第七十七条规定的违法占地建设情形之一的,国土局可依法作出处罚决定,责令限期改正、治理、停止施工或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但国土局没有强拆权,不能自行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和设施。当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诉讼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应该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之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规划局
城乡规划局有权对城市规划区内违反规划建设行为和非法临时建设(建筑)进行查处。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和第六十六条规定,对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以及非法临时建设(建筑),可以结合具体情形作出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罚款、限期拆除及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等行政处罚。
但当事人不按照处罚决定要求停止建设或拆除的,城乡规划局不能进行拆除,需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向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三、乡、镇人民政府
系乡、村庄规划区内违反规划建设的行为查处主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四、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
对未依法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权按照《建筑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作出责令改正、停止施工及罚款等处罚决定。
2022-10-18 09:05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