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开庭不跟案件大小相关联。根据我国《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规定,人民法院综合考虑案件情况、当事人意愿,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可以对以下案件适用在线诉讼:
(一)民事、行政诉讼案件;
(二)刑事速裁程序案件,减刑、假释案件,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宜线下审理的刑事案件;
(三)民事特别程序、督促程序、破产程序和非诉执行审查案件;
(四)民事、行政执行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案件;
(五)其他适宜采取在线方式审理的案件。
法律依据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第四条 人民法院开展在线诉讼,应当征得当事人同意,并告知适用在线诉讼的具体环节、主要形式、权利义务、法律后果和操作方法等。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对在线诉讼的相应意思表示,作出以下处理: (一)当事人主动选择适用在线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再另行征得其同意,相应诉讼环节可以直接在线进行; (二)各方当事人均同意适用在线诉讼的,相应诉讼环节可以在线进行; (三)部分当事人同意适用在线诉讼,部分当事人不同意的,相应诉讼环节可以采取同意方当事人线上、不同意方当事人线下的方式进行; (四)当事人仅主动选择或者同意对部分诉讼环节适用在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得推定其对其他诉讼环节均同意适用在线诉讼。 对人民检察院参与的案件适用在线诉讼的,应当征得人民检察院同意。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第三条 人民法院综合考虑案件情况、当事人意愿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可以对以下案件适用在线诉讼: (一)民事、行政诉讼案件; (二)刑事速裁程序案件,减刑、假释案件,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不宜线下审理的刑事案件; (三)民事特别程序、督促程序、破产程序和非诉执行审查案件; (四)民事、行政执行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案件; (五)其他适宜采取在线方式审理的案件。
2022-09-06 10:35
异地开庭可以视频开庭,当事人需要提前向法院申请,法院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视频开庭的方式进行案件审理。如果不方便线下出庭或者由于其他因素不能到场,可以由律师进行代写申请,如果当地法院同意就能够进行网上开庭审理了,而法院是否同意是根据每个地区具体情况以及案件特殊性来进行决断并没有唯一标准。
2021-12-24 16:06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2-08-10 14:51
开庭后一般在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2-08-11 11:58
开庭后一般在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2-08-09 15:12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证人由于法律规定的原因不能及时出面作证,经过书面申请,可以远程视频方式作证。但在刑事诉讼过程当中一般都是要求证人本人出庭作证。证人应当出庭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证,但法律并未规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所以现在诉讼中证人大部分是不出庭作证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