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再审后的审判程序包括: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025-01-15 16:00
2024-07-22 10:09
死刑复核属于审判程序的一种。死刑复核程序属于审判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程序是上报、复核审理、予以核准或不予核准,需要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
2022-08-12 14:55
复议裁定不可以申请再审,只能是去法院提起单独的行政诉讼。对复议裁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做出复议裁定的单位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是向行政机关提起,而诉讼是向法院提起,再审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人民法院第一次审判之后,过了上诉期之后,对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再次审理。
2025-03-30 17:32
在法庭审理程序开始之前,书记员有责任对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者是否已经悉数到场,并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宣布法庭秩序。
在法庭正式进入审理阶段后,审判长将依次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正式庄重地宣告案件的案由,进一步公布所有的审判人员与书记员的具体姓名列表,同时明确告知当事人在此次诉讼过程中的相关权益和义务事宜,并且就可能出现的回避申请请求予以询问。
接下来是法庭调查阶段。
该阶段的展开遵循特定的顺序进行:
首先由当事人自行陈述观点;
其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宣示证人应有的权益和义务。
当证人愿意出庭作证时,需要向其宣读相关法律条款,以便其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最后,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宣读、展示
2024-10-30 10:24
应将死刑复核程序修改为审判程序以实现死刑过程中的公平、正义,维护司法机关应有的权威。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