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开庭时间确定后需要各方按时到达传票载明的地点开庭。
但是如果有以下特殊情形,经申请,法院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如果原告无故不按期到庭,视为撤诉;被告不到庭,会缺席判决,这样将导致有利被告的事情无法查清,所以,如果作为被告,大部分情况下,到庭把情况说明白还是对被告比较有利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四十六条 延期审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2022-10-08 16:13
通常情况下,法院在确定了开庭时间之后,会对当事人进行书面通知,也就是我们说的送达传票。一般确定了开庭时间之后,就是不可以更改。但如果当事人确实存在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开庭时间的话,则也可以事先向法院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同意之后,那么才能对开庭时间做出更改。可以提前向法院提出申请延期开庭,经法院审查同意后,法院可以另行安排开庭时间。
2025-04-08 16:48
法庭开庭时间乃由法院依据案情之复杂性以及法律程序所设定,一般来说是不容改变的。
然而,在个别情况下,如被告方或诉讼参与人由于突发事件无法准时出席审判,又或是法院需要进行其它紧急事务处置等情形,法院则可酌情考虑,适当调整开庭日期及时间以此适应现实需求。
2022-11-24 14:51
“有正当理由的可以申请延期开庭审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司法实践中,发现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审理的情况是开庭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没有到庭的,应将情况及时报告审判长,并由合议庭确定是否需要延期开庭审理或中止诉讼。决定延期审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经传票传唤,无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因此,申请延期审理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通过提交延期审理申请书,使法院推延开庭审理日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收集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有利于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公正的裁判。”
2025-03-31 13:54
行政拘留的时间是根据被处罚人的违法行为确定,最长不会超过十五日,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
如果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则对于采取的强制措施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可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2024-10-15 15:04
1、从起诉到开庭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首先,法院需要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2、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