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以扣钱,否则不能无故扣钱。劳动者有上班提供劳动,就享有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急辞工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存在克扣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未经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急辞工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8-11 14:10
按劳动法孕妇急辞工是否要扣钱,要看公司扣工资的理由是否合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此外,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2022-08-09 15:43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怀孕急辞工要扣钱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法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般正常辞职是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转正后提前30天书面通知,但这个仅仅是针对双方存在合同的前提下并且公司没有其他例如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才有这样的要求,否则可以随时离职,也就是所说的急辞工。如果不符合急辞工的要求,那么万一这样做了,是否需要赔偿公司,这个需要公司能证明急辞工跟公司损失有因果关系并且公司有损失的证据,否则根本不须要承担赔偿,更不存在要扣一个月工资的问题。
2024-09-04 10:43
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怀孕急辞工要扣钱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法的。
2、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般正常辞职是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转正后提前30天书面通知,但这个仅仅是针对双方存在合同的前提下并且公司没有其他例如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才有这样的要求,否则可以随时离职,也就是所说的急辞工。
3、如果不符合急辞工的要求,那么万一这样做了,是否需要赔偿公司,这个需要公司能证明急辞工跟公司损失有因果关系并且公司有损失的证据,否则根本不须要承担赔偿,更不存在要扣一个月工资的问题。
2022-09-20 16:4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急辞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8-09 17:09
没有规定应当扣除多少工资,但是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所谓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一、用人单位有法定过错急辞工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其中,按第三十八条(一)至(六)款规定解除合同应当什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按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之时一次结清工资,并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二、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急辞工在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情形下,劳动者急辞工的,向用人单位提出急辞工申请的,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可以拒绝,但不得在同意的情形下扣工资;劳动者直接通知用人单位急辞工的,或者提出申请被拒绝之后擅自离职的,是为违法解除合同。